11月9日下午,受学院蔡元培研究中心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娄岙菲副教授来院作题为《1920年代后期的蔡元培与北大》的学术讲座。近百名师生参加讲座。讲座由蔡元培研究中心负责人钱斌教授主持。据了解,这是学院首次开展的关于蔡元培思想的学术讲座。



讲座中,娄岙菲副教授从“五年有半”、“毁誉听之”谈起,详细介绍了1923年起至1920年代末,“罗文干案”事件与蔡元培辞职、教育界掀起的“驱彭挽蔡”风潮、北大突发讲义费风潮、北大电请蔡元培回国北上、蔡元培正式辞去北大校长职务的一系列事件,重点讲解蔡元培与北大教师学生就校长问题的数年“较量”,深刻阐释蔡元培辞职前后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与北大内部的实际境遇,并从聚光灯之下与聚光灯之外两个层面,对蔡元培敢于反抗军阀政府的政治意义及其不畏强权的高尚品德进行解读。现场,在座学生积极提问交流,学习氛围浓厚。


钱斌教授在总结中对1920年代后期复杂的社会背景与蔡元培数次辞职北大的心路历程及蔡元培的思想变化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同时对学院成立蔡元培研究中心的初衷及接下去的专家系列讲座安排作了介绍。她号召全体在座师生,积极加入蔡元培研究队伍,不断学习蔡元培思想,发扬蔡元培精神,扩大对外交流,共同营造研究蔡元培精神的良好学术氛围。
【人物名片】
娄岙菲,教育学博士,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讲授高等教育史、学术社群与近代中国社会、中国近代教育名著选读等课程。主编《大夏大学编年事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第四届优秀成果一等奖),著有《重释蔡元培与北大:记忆史的视角》(获第九届(2017)社科文献十大好书),并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来源:党委组织宣传部 大学生媒体中心徐洁、卓舒跃/文 赵宇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