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

学院要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校友故事汇│吴晓芳:坚守初心,两次考研终圆梦

发布日期:2019-12-05    点击次数:

编者按:20载光阴,初心未变。为进一步凝聚增强学院师生、校友对学校的归属感,充分展现校友在求学、工作和生活中的珍贵记忆和心得感悟,特别是生动呈现校友在毕业后扎根基层、励志图强、创新创业的感人故事。党委组织宣传部值学院20周年院庆即将来临之际启动校友系列访谈主题宣传,推出【校友故事汇】专栏,寻找20年最美的元培记忆,旨在展示广大优秀校友成长成才故事,树立典型、汇聚人心、传递力量,鞭策和引导今日学子学习先进、扬名争先,践行元培精神。 

吴晓芳,我院语言文学分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404班毕业生,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从2017年12月在元培图书馆备考,首次考研失利,到2018年12月在家继续备考,2019年挣扎“上岸”,两次考研的经历,让吴晓芳的考研路途充满艰辛和挑战,也正是这样一段漫长充实的时光,陪伴吴晓芳从稚嫩迈向成熟。



吴晓芳想要考研的决心是在大一时就定下的,那时考研于她而言还只是个模糊的概念。大二时她接触到了最喜爱的语言学课程,便明确了考研的方向,而真正投入考研全心开始备考则是在大三下学期,从那是起,她每天早出晚归在图书馆,只为如愿考上心仪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一所211的院校对我来说是个挑战,但是因为热爱语言学,所以一心就想读这所语言学专业很不错的学校。不管结果如何,我尽力了就好。回忆起考研志愿,吴晓芳说,“果不其然,第一年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总分只有332分,内心充满了沮丧和不甘,辛苦备战一年却颗粒无收。与此同时即将面临毕业,就业压力随之而来,是继续坚守考研初心还是随波逐流按部就班生活,这份犹豫和忧虑干扰影响着我的决择。幸亏母校的老师、身边的家人仍然时时陪伴我,纷纷安慰鼓励我,这才让我在兼职工作的同时鼓起了二战的信心和勇气。

决定二战,学校与目标专业仍然没有变。这一次,吴晓芳决心辞职再次全心投入考研,没有了第一年图书馆那群陌生考研战友们的并肩奋斗,一个人闷在房间复习,这样单打独斗的战役总是充满孤独和煎熬。工作后人心会变得浮躁,复习更显得枯燥,但只要坚持,回报必将是丰厚的,只有坐得了冷板凳,耐受得了孤独寂寞,才能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点。”她说。

“第二年的战绩还不错,383分,比第一年高了51分,两门专业课成绩分别是136分和126分,这对考研总分起到质变的作用。如愿以偿就在眼前了。”然而考研成绩合格并不意味着拟录取,吴晓芳又遇到了新的困难——缩招。“

那年国内部分高校纷纷缩招,我志愿就读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同样也进行了缩招,无奈我又一次与她失之交臂,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四川师范大学。我遇到的只是缩招的困难,但有些同学还遇到报考学校直接取消该专业的录取或者需要服从调剂等各种问题,这也是我们考研征途中遇到的不可抗力因素,所以更加要审慎选择,多听听身边老师和过来学长学姐们的宝贵经验,争取让自己的青春无悔。

无比怀念元培图书馆的美好时光,发自内心地感恩母校为我们提供的考研自习室、考研寝室、考研结对老师等,真诚感谢语言文学分院的各位老师在考研那几年对我的鼓励和指导,元培是一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希望学弟学妹们永远不要畏惧失败,愈挫愈勇,要相信身边的老师将永远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祝今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梦想成真,成功上岸’,祝愿元培母校为祖国为社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创造新的辉煌。”吴晓芳说。



(来源:语言文学分院  通讯员:宣页沁)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群贤中路2799号
电话:0575-88345808
传真:0575-88061806
邮编:312000 ipv6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56号/浙ICP备15003513号-1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56号/浙ICP备150035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