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最好的青春留在元培。”在这个特殊毕业季,还未来得及再一次好好相聚,大四学子便匆匆告别母校,踏上了新的征程。回顾他们的大学四年,有的学习之余,活跃在学生工作各个岗位,大放异彩;有的以赛事为梯,在竞赛中锤炼,在历练中成长,登上梦想舞台,绽放璀璨星光;有的继续在求学路上孜孜不倦,上下求索,逐梦前行......他们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迷茫走向坚定,从青涩走向果敢和坚毅,收获了更好更优秀的自己。

宋诗雨(右)

会计专业1601班宋诗雨:脚踏实地,不负芳华
“减少依赖,降低期待”,四年来,学习一直是会计专业1601班宋诗雨放在首位的重要任务,备考初级会计执业证书时的经历至今令她记忆犹新。她说:“其实考证并没有那么容易过,考前心里还挺紧张的,缓解这份紧张的方式就是认真复习,毕竟自己拥有知识就是最大的底气。”备考期间,每天早晨八点,她便投入学习,先复习一遍昨天的错题,然后进行新内容的梳理预习,开启一天的课程学习。平日里,满满当当的课程结束已是傍晚,但她的学习生活还在继续,短暂放松之后,又是埋头做题。凌晨两三点,星辰皓月,寝室里孤零零的一盏台灯、柜子里常备的咖啡,陪伴着她度过初会考试前几十个日夜。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何分配取决于自己。比起课余在寝室娱乐消遣,宋诗雨更愿意在忙碌中自得其乐。大学四年,宋诗雨先后担任过班长、寝室楼长、院自管会副部长、分院党员之家副主席。“多加入一些有意义的部门、社团就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虽然有时候部门事情会有点多,但是时间挤一挤就有了,效率自然也会越练越高。”也正是在工作上扎扎实实花下去的时间,她多次荣获学院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党员之家优秀学生干部、三十佳楼层长等奖项。工作中,她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大学四年不该被虚度,好好学习充实自己,有机会应该多出去走走开阔眼界。”四年光阴,宋诗雨用坚持和耐心完成了属于她的蜕变。

何家旺(右)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601班何家旺:因为热爱,愿迎万难
2016年9月,当大一新生何家旺踏进学院大门之时,他就期待着能在大学里圆自己的“梦”。一直以来,何家旺都对嵌入式开发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专业也选择了对口和热爱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希望能学习知识和技能,今后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大显身手。但现实很快给他浇下来一盆冷水。当时学院并没有电子类社团,相应的各类电子设计、智能车大赛与项目鲜少有大一新生参与,他能够做的似乎就只有等待,暂搁自己的梦想。一边等待,一边他又跃跃欲试,通过选拔加入了ACM实验室队伍学习,开启了自己在算法领域的征途。在学院领导对专业建设的关心支持、指导老师唐晓平的热心帮助和个人的不懈努力下,他在大二建立了元培第一个电子类社团——MCU社团,成为了这个社团的首任社长。
“我有大概两年的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何家旺回忆到。大二大三,各类赛事接踵而至,两三个项目叠加在一起,工作量很大,备赛阶段,为了兼顾自己的学业,何家旺无法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往往都是白天忙着上课写作业,晚上才来到实验室准备项目到深夜,甚至有时候会通宵,睡在实验室更是家常便饭。在兼顾日常学习与竞赛的同时,他也担起了“MCU社团”社长的职责,为社团全心付出。社团建立伊始,他就开始带领学弟学妹参与制作各类竞赛的项目,同时一周给学弟学妹上两节竞赛相关的培训课,成为了大家的主心骨、领头羊。
“我希望可以给学弟学妹提供更好的机会,更早的接触竞赛,了解竞赛,获得更好的成绩。”MCU社团如今已经到了第三届,该社团共计为200余名同学提供竞赛培训,累计开课60余次。如今的何家旺已经顺利被浙江理工大学录取为电子与通信工程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即将离开校园,开启崭新的征途,但他的名字、他取得的荣誉将始终与MCU社团相连,被学弟学妹们铭记。

药学专业1602班鲁泳芳:听从己心 无问西东
这个夏天,药学专业1602班的鲁泳芳即将离开学院,转身奔赴中国药科大学就读专硕,从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跨越到“211”高校,她的考研历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大一时,她就在心中立下了考研的目标。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促使着她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为此她认真学习文化知识,课余时间也“泡”在图书馆埋头苦读。她说:“身边刻苦学习的同学太多了,因此早晨要是多让自己赖会儿床,就会满满愧疚感。”天道酬勤,第一学年她就获得了综合一等奖学金。此后,她一直在学习这条道路上孜孜追求,在大二时,成绩优异的她获得了为数不多的三升二的机会,班主任劝说她转去本部,但短暂的犹豫与徘徊后她还是毅然放弃了这个令人惊羡的机会,“我认为学习并不分地点,我不想跳出元培学院,我更想就这样在元培学院朝着我清晰的考研目标一步步进发。”谈及于此,她的目光透露出坚定。
大三下学期迎来了全力冲刺考研的阶段,于她而言这也意味着梦想近在咫尺。虽然药学专业繁重的实习占据了她白天大部分时间,她靠着每天骑电瓶车节约下的时间,在繁忙后的夜晚,端坐在书桌前,刷着英语单词,政治题和专业知识,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二点,第二天早起,巩固和背诵前一晚的内容。在学校时的她每天要花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学习,实习期间她也尽力保证六七个小时的日常学习。“考研是一条孤独的路,但也是一条奋斗过就不会后悔的路。越是临近考研,就越要放宽自己的心态,不要与他人互相攀比进度,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平稳前行。”
没有谁的成功是轻易的,在整个考研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经历考研热血期和疲软期,刚开始有许多人齐足并驱,但到后来慢慢有人找工作、放弃考研,最后剩下的人寥寥可数。她却始终没有因为外界因素而打乱自己的节奏,一直坚持着那一份初心,砥砺前行。如果说她的大学四年像是一条流水线,一切按部就班有条不紊,那么每一环节都在按照她掷地有声的步履行进着,环环相扣。谈及未来,她的眼中闪着光:“我仍然觉得未来的自己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希望可以在药学这一领域有所成就。”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即使别时匆匆,即使再难相聚,但他们中的每一位,仍将带着元培的印迹走向天南海北,走向光明的未来。2020届毕业生再见了,祝你们都能踏上自己的锦绣前程,有空常回家看看。
(来源:党委组织宣传部 大学生新媒体中心 周凯莉、莫伊阳、连梓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