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道烛火点燃万家灯火,一支粉笔引领百年育人。又是一年教师节,辛劳的园丁们即将迎来第36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近年来,我院教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辛勤的工作作风与饱满的教学热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成绩喜人,教育战线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教师和先进教师。为了弘扬师德师风,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特推出学院老中青三位优秀教师专题报道,展示他们的教育人生,致敬他们的教育情怀,并通过他们向全院、全国的老师们致以节日祝福和诚挚问候,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感谢您!
蔡淑钰,建筑工程分院教师,浙江大学园艺系博士。曾于2019年获得国家青年基金项目。2018年,浙大博士毕业的蔡淑钰受绍兴深厚的文化底蕴、优惠的高层次人才落地政策、元培学院“四位一体”人才引进战略的吸引,选择在元培开启她的执教生涯。在元培,她攻心科研,在教学和科研竞赛过程之中秉承着严谨且富有激情的钻研之心,同年投身于“转录因子WRKY调控褪黑素在番茄镉协迫抗性中的激励作用”等诸多科研项目。三年下来,渐渐地,这位南下远道而来的河南姑娘在绍兴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感恩人生路上的领路人,当好元培学生的引路人
下午四点,蔡淑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在实验室里忙碌着,教室、实验室、家是蔡淑钰的日常活动场所。虽然现在正值暑期,然而在忙碌国家青年基金实验的蔡淑钰,她的日常路线就变成了从家到实验室的两点一线。对于蔡淑钰来说,实验室既是科研场所,也是授课地点,做实验能让她感受到充实和成就感,这与她读博期间长年累月待在实验室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我们在实验室从早上八点待到晚上十点钟,熬夜实验非常正常,有时测定一个指标需要从早到晚地检测。”现在回忆起来,蔡淑钰说他们那时不是在做实验就是在查阅文献,或者就是在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激烈讨论,在实验室,大家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力气和无限的热情。
博士期间实验室学习的经历让蔡淑钰获益匪浅,在实验室,她跟着师兄师姐学习到了严谨、刻苦钻研的探究之心,学会了静心实验,不受外界干扰,养成了在实验过程的大局观、耐心和细致的习惯。当自己在实验结果失败多次沮丧时,师兄师姐们还会熬夜帮助自己整理思路、确定方案,就这样,师兄师姐成为了蔡淑钰在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当蔡淑钰成为一名教师时,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课以知识构建学生学科基础再辅以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扩展知识面,她希望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在探索科学之美的过程中学习到探索精神、培养独立的能力、学会深度思考和主动学习。“感谢一路走来,学得贵师,亦贵得友,”蔡淑钰笑着说,“希望我教的学生在以后也能体会到同样的感受。”
重返校园执教,身份已变初心不变
2018年6月,博士毕业后的蔡淑钰就直接来到了元培执教,对于她来说,她戏称自己是刚从校园走出再重回校园。“以前在学校和实验室我是‘从’,而现在是‘众’”。蔡淑钰这样理解自己身份角色的转变,“在成为老师前我是构成‘众’下面的人,成为老师后我变成了‘众’上面的人,就像是从船员成为了船长。”
蔡淑钰认为,角色转变的同时也为科研实验带来了部分的顾虑:比如做学生时只需要按照老师、师兄师姐的指示做就可以了,如果课题失败了重新再来就行,但当自己成为老师时就需要考虑项目的可执行力、学生的承受能力、科研经费是否充足等等。即便如此,在科研过程中遇到挑战的地方仍有很多,蔡淑钰回忆自己有一次为了试验结果与预期不符的原因,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在实验室重新实验。
在教学中,蔡淑钰以课堂和学科竞赛的方式来践行自己一贯“严谨、钻研、激情”的教学理念,从兴趣点出发引导学生,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压力,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回想起面对困难的种种情况,蔡淑钰这样评价自己:“我认为自己的初心从未改变,我想发挥自己的科研特长,引导学生去发现科学之美,为营造元培的学术科研氛围尽一份我自己的绵薄之力。”
扎根于新土地,未来当下共存
在被问到为什么会成为教师时,蔡淑钰坦言自己受到师长的影响颇深,“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她回忆一路求学以来遇到的老师都非常得耐心并且负责任,导师虽然工作忙碌但仍旧会认真地帮她修改毕业论文,耐心地与自己交谈、分析,直到后来毕业后的方向选择,导师都给了她非常多的建议,这也是为什么蔡淑钰决定走上教书育人的道路。其次是她在实验室学习时曾经用蹩脚的英文帮助校内留学生,教他们实验操作的规则,看着外国友人看到烧杯之中满意的实验成果露出笑容,自豪与成就感在蔡淑钰的内心里油然而生,她逐渐发现“帮助他人”与“科研实验”都能在心灵上给自己带来同样的归属感,渐渐地,教书育人的种子逐渐在蔡淑钰的内心里生根发芽。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教师,蔡淑钰希望自己在当下保持科研质量的同时在未来还能够在科研方向发挥推动的作用,近两年来,她总是在申请项目和购买实验器材,“当然我的教学经验还不是很丰富,还需要多加学习多加看书,要‘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从而再达到教学相长的状态。在这一点上我和元培是在共同成长的。”蔡淑钰这样说道。
“一个人遇到好的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科研和教学两手抓,蔡淑钰在许多人眼中是一个忙碌的老师,但她认为忙碌乃是人生之常态,要有主张、有作为,才能不虚度人生光阴。“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蔡淑钰认为,只要在一件事情上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地践行,久而久之自会芳香自溢,她希望自己的学生们都能和自己一样找寻到真正热爱的事业。
(来源:党委组织宣传部 大学生媒体中心 吴知颖 项新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