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载光阴,初心未变。为进一步凝聚增强学院师生、校友对学校的归属感,充分展现校友在求学、工作和生活中的珍贵记忆和心得感悟,特别是生动呈现校友在毕业后扎根基层、励志图强、创新创业的感人故事。党委组织宣传部值学院20周年院庆即将来临之际启动校友系列访谈主题宣传,推出【校友故事汇】专栏,寻找20年最美的元培记忆,旨在展示广大优秀校友成长成才故事,树立典型、汇聚人心、传递力量,鞭策和引导今日学子学习先进、扬名争先,践行元培精神。
车之烨,2009年毕业于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护理专业,现任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护理二部副主任。从事护理工作10年来,她兢兢业业,在工作岗位上表现不凡:曾获2015年绍兴市养老护理岗位技能竞赛第一名;2017年浙江省养老护理岗位技能竞赛第一名,全国养老护理岗位技能竞赛一等奖;2018年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并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的亲切接见。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是护理区的“安全卫士”、老人们的“贴心棉袄”、家属们的“桥梁纽带”,也是“最美绍兴人”。

温情常在,用爱心建起沟通桥梁
说起车护士,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的一位老人竖着大拇指:“她很细心,每次来查房都会问我们遇到哪些困难,帮助我们解决,平时我们有心里话也都同她说,有她在身边,我顶顶满意啦!”
今年,已是车之烨在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从特殊护理部的一名普通护理员,到现在的护理二部主任,车之烨表示:“当前我负责的不止特殊护理部,而是社会福利中心整个护理区老人的管理。范围较大,老人很多,每个人的情况又不尽相同,相应的需求更不一样,对我的工作要求也变得更高。”
“车护士,就让我进去看一眼吧!”在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门口,一位从外地赶来的家属情绪激动,因行程不符疫情防控要求,无法进入院区探视,这样的场景时有发生。中心封闭管理期间,老人只能待在院区生活,而家属亦不能同往常一样与亲人面对面。疫情正值年节,长时间的分别,老人的思亲之情更切,远道而来的家属都迫切地想和亲人见上一面。车之烨表示:“风险不可控,特殊时期我们更要保障老人的生命安全,所以中心对所有来院探访的家属都实行预约登记的制度,对于无法进入院区的家属,我们也会采用微信视频的方式帮助他们和亲人相见。”在车之烨的劝说和安抚下,门口的家属渐渐平静下来,一段铃声响起,家属和老人通过微信,连上线,见了面。
“别的地方都解封了,为什么养老机构还抓得这么严?”家属的不理解常有,车之烨也总耐心地和家属做着沟通解释的工作。她说:“不论家属也好,还是我们也好,都希望老人在这都能平平安安的。其实我们工作很大一块就是跟家属,跟老人沟通,相互沟通,促进理解,许多难题也便迎刃而解,这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
为了保障疫情期间老人健康平安的生活,车之烨更是二十四小时待命,严谨细致地做着工作,随时应对院内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除了每日三次的查房和常规的消毒工作之外,她和同事还自发地组成护理小队,三班轮流为院区的老人配药、采购生活用品,尽力地满足老人的需求。“护理人员的工作累一些没事,只要老人对我们的工作满意,在这里生活得舒心,老人们的家属对社会福利中心放心,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鼓励。”车之烨说道。在车之烨及一批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20上半年,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内老人发病率为近五六年来最低。

以心换心,温暖老人晚年生活
来到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是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最开始车之烨和许多护理专业学生一样,在医院工作,有一回养老院有送来病人,老人当时的身体情况不太好,褥疮也比较严重,车之烨回忆道:“如果养老院有较好的医疗水平,老人的生活质量可以更好,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她心里很是难受,自那以后,“从事养老护理”的种子在她心中发了芽。2014年,车之烨如愿走进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始养老护理工作,她每日定时查房,与老人沟通交流,老人一有需求,她就赶去帮忙。日复一日地,车之烨成了老人们的“贴心小棉袄”。
“养老护理,是一个以心换心的过程,这个‘心’字有四层含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周外婆,是院内的“失智老人”之一,因为吞咽功能的退化,一年元宵节吃完儿子送来的汤圆后剧烈呛咳,面临窒息的危险。在岗巡视的车之烨听闻后立即赶到老人身边,一边安抚老人,一边利用海姆利克急救法施救,直至老人呛出汤圆,转危为安。“真的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在旁边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我也应该听你们建议不带汤圆来的……”老人的儿子看着身上沾满污物的车之烨感激道。专护区的老人发生噎食、呛咳的情况较多,这样的事情,在她的工作生涯中也不知发生了多少次。为避免如此情形再次发生,车之烨和同事也是陪着老人吃完饭才能放心地离开,待自己吃上午饭时已是下午时分。
车之烨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她与老人之间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感情连结,老人把她看作了家人,在她产期休假的四个月里,院里的老人们常掰着手指头计算她归来的时间,嘴里也常念叨着她的名字,她不在,老人们觉得不习惯。“我还记得回到福利中心那天,老人们都围着我要孩子的照片,不停询问我的情况,就跟爷爷奶奶关心自己的孙女一样。”车之烨感慨道,“老人们是能够清晰感知到你的真情实意的,你只要真心对他们好,他们也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回馈你,给你温暖。”

车之烨(右二)正在病房查房
无愧初心,热情耐心做好“苦差事”
从元培毕业多年,车之烨总是念起母校的变化、发展。“护理专业的学习确实辛苦,但是现在回忆起那四年时光,没有一天不觉得是充实的。”车之烨说道。四年时光匆匆,她不肯浪费分秒,每日的作息和高三时没有区别面对着每日都排得极满的课表,还会定期挤出时间同老师交流,扎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如今的车之烨也保留着许多大学时的学习习惯,不论工作再忙,她总是利用业余时间从网络和书本上学习最新的护理知识,一有时间就翻看、学习。
“目前养老护理的缺口仍然较大,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的年轻人依然较少。”车之烨说。当下社会,养老需求日益扩大,而一线护理人员的规模增长却不明显。面对如此问题,车之烨也表达出自己的担忧:“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意识到,养老护理是一个朝阳产业,这个行业是需要传承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元培学子加入到养老护理的队伍中来,用自己的努力,为养老服务事业添砖加瓦。”
“我要对得起这份工作,既然家属将老人托付给我们,就必须尽最大努力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样,便问心无愧了。”她始终践行着这份诺言,用真情浇灌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动。纵有再多的荣誉加身,她亦未曾改变过初心,依旧脚踏实地,奔走在养老护理一线,把自己最温暖的叮咛送去老人的身边。
(来源:校友办 大学生媒体中心 项新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