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讲述青春故事,彰显花样年华。为全面展示元培学子的成长成才轨迹,特开设“元培青年”专栏,旨在从不同角度反映优秀学子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和进德修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青春路上,让我们与榜样同行。
宿舍书桌的一角,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四枚臂章、优秀义务兵证章、一张战士们的大合照和《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是翁俊峰珍藏热血青春的“荣誉堂”。翁俊峰,传播1801学生党员,曾服役于重庆陆军野战部队,荣获“优秀义务兵”称号,现就任学院督察队队长。


戎装两载 体验热血军营
有关童年,翁俊峰记忆最深的就是趴在外公的腿上,听外公讲述年轻时自己在抗战一线的故事和当年的热血青春,看着外公时不时拿起身旁装裱完整的黑白照片,擦了又擦。“那是外公身穿军装的照片,特别帅。他很珍爱,每天都会取下来擦拭一番。”翁俊峰回忆道,在外公的耳濡目染熏陶下,他从小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有关军人梦的种子。

翁俊峰(图右)与外公合照
读完大学一年级,翁俊峰二十岁,看到征兵信息发布后,想要成为一名军人的火苗一下子就被点燃了。换上迷彩,暂别学校,他走进了军营。离开学校的那一天,他用“奇妙”两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同班同学穿着迷彩服正往操场行进,参加最后一天军训的结训仪式,而我同样身穿迷彩服,却别着大红花往校外走。”他笑着说。
越过大半个中国,从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飞往山高谷深的甘肃训练基地,最初的翁俊峰并不适应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每天早起后鼻子流血不止成为家常便饭,凛冽的寒风不断抽打着皮肤,“风一吹,手就会慢慢裂开,我能清晰地看到血从裂缝中往外冒。”他说。不久,翁俊峰从甘肃基地归队,来到闷热的重庆开始新的训练。40度的极端天气下,他“全副武装”,长裤、长袖、战靴、钢头盔,齐步正步、爬铁丝网、站军姿,没过几分钟他全身上下已全部湿透,双腿早已全无力气,而训练场的一旁,则摆放着几个担架,随时会抬走倒下的士兵们。

“我告诉我自己,不能倒下,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部队的生活尽显枯燥,每日的行程由时间表确定,6点10分起床,完成三个半小时的队列训练,11点40分准时开饭,午睡后进行两小时体能训练,有时夜训加夜哨将一直持续到半夜两点,最迟的一天,他只睡了两个小时。“时间久了,我都能知道下一个小时我会出现在哪里,在做什么。”他笑道。像所有新兵一样,翁俊峰在立正、稍息的口令中,完成了对军营的最初认识;在一次次齐步正步、低姿匍匐中,实现了从身体到心理的蜕变,也慢慢适应了环境与身体素质的考验,在咬牙坚持中逐渐有了当兵的模样。

十根手指八个血泡,这是他服役期间在朋友圈留下的珍贵照片之一。低头看着这双因训练已磨破的手掌,翁俊峰讲起了这张照片背后的遗憾。某次考试,各项目均达到优秀,唯独单杠未达优秀,一时间沮丧与无奈袭上心头。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翁俊峰不满足于日常的训练量,利用闲暇之余,跑到训练场单独加练,提臂、旋转,默念着动作要领,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每一个动作,用了整整两个月,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在朋友圈留下了“汗比泪更咸”的感慨。
2019年9月,翁俊峰迎来退伍。脱下军装前,最后一次和战友们用力拥抱,跨出军营大门,他用一个标准的军礼给这段经历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退伍归来 扛起责任担当
从军人回归到学生,身份的转换让翁俊峰起初有些不适应:“空降”到新的班级,曾经的同学、室友都面临毕业,同班同学都比自己年龄小。这时,翁俊峰了解到,学院有一支由退伍军人组成的队伍——校园督察队,抱着寻找志同道合的好友与为学院建设添砖加瓦的目标,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校园督察队这个大家庭。
“队员们都很好,大家有着相同的经历,很容易就打成一片。”每到开学之际,身着迷彩服的挺拔背影就成了西大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与队员们冲在最前面,协助车辆引流、帮助学生志愿者搬运行李、安慰无法进校帮忙的学生家长。他笑道:“我们都希望为学院的安全稳定出一份力,给新来的学弟学妹们留下好的印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熟悉校园生活。”

督察队成员合影
加入督察队的第二年,翁俊峰从一名小干事成为了综合中队中队长,主要负责学院督察队的宣传与招新工作,结合专业所学知识与工作经历,在公众号“元培卫士”大展拳脚。脱下军装,拿起钢笔,他依旧冲锋在前,用文字去记录督察队的汗水,用画面去记录督察队的精彩,在职期间,负责编辑制作《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嘿!战友,脱下军装我们依旧并肩战斗》等多篇推文。

翁俊峰(二排左一)及督察队队员参加舟山市某中学军训

翁俊峰(正中)及督察队队员参加舟山市某高中军训
加入督察队的第三年,作为队长的他也对队伍的发展规划及未来前景有了新的想法,“我希望在我的带领之下,每位干部都能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能够充分带动干事们的积极性,让我们的督察队发展的越来越好。”他坚定地说道。今年院运会,督察队作为方阵列队的“领头羊”,负责升旗仪式等活动,25名护旗手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拥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走向旗杆处,精彩表现也赢得了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这是第一次全体干部齐上阵,也是我期待看到的场景。”他解释道。
入党明志 走在前头作表率
采访当天,翁俊峰穿着浅褐色夹克,胸口处佩戴着铮亮的党徽,他笑着说:“明天就将转正,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不同于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翁俊峰在军营一点点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成立、强大、复兴的全过程,深刻感受无数党员和军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历程,在心底也默默树立了想要入党的决心,他坚定地说:“在军营里,我才真正意识到党员到底是什么。党员在平时也是普通人,但是在国家、组织、人民需要的时候,党员要第一个站出来、顶上去。”


2018年3月,在甘肃训练基地完成新兵训练后,回到重庆陆军野战部队,翁俊峰立刻向组织提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并通过训练中刻苦的态度获得了一众认可,在2018年12月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回归校园生活,他依旧没有停下向党组织靠拢的脚步,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学院积极分子培训班,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党章党规,时刻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当被问及即将转正的心情,他笑着回答道:“很高兴能实现一直以来的梦想,也希望自己作为党员,未来能帮助更多的人。”
已是大四,他的目光也投射到校园以外的生活。“我觉得总得有人直面危险,那为什么不是我呢?”拒绝安逸的平稳生活,翁俊峰决心投身消防事业,做一名消防指导员。风里雨里,火里水里,抗洪抢险勇斗火魔,生死不负勇敢逆行,这是他已知的危险局面,也是他坚定不已想要加入的一线战场,翁俊峰渴望冲锋在最前线,保卫军人、保卫国家。
六年来,翁俊峰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奔走行进着:退伍军人、学院督察队队长、中共党员、大四学生,每一个贴在他身上的标签都熠熠发光,却也都无法完全地概括他。在未来的人生长道上,他希望能继续承担起属于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不断地向前迈进,目光始终向远。
(来源:党委组织宣传部 大学生媒体中心 钱奕希 丰薇/文 部分图片由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