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

校园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遇见马克思︱“00后”谈马克思主义交际观

发布日期:2018-12-25    点击次数:

漫画作者:周梦成

 

  中语1804 邹鸿洲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生活学习当中,我们都离不开同人接触,与人际交往,每天都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在不断适应、熟悉社会关系中,我们自身也在不断被塑造、实践人生、感悟人生,进而成为真正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

作为大一新生,我们都刚刚来到大学之中。在面对新的环境,或多或少还有一些过去的“包袱”,这会影响人际交往,这时候马克思交际观便值得我们去学习。在交往的过程中,切忌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全方面的兼顾自己与他人的感受,保持人际交往的距离感,避免过分疏远和过分亲近,从而导致人际关系莫名的尴尬与陷入被动困境之中,讲礼节,明底线,互尊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与他人进行交往。就拿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寝室关系是人际交往当中非常重要的的一环,与室友们和睦相处,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齐心协力的维护寝室关系,营造良好的寝室氛围,而又能保持个人私生活的空间,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在寝室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那么更多的就是需要去沟通,积极有效的去解决问题,去包容对方部分的小缺点。同样的,以小见大,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整个社会当中的人际交际,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只要愿意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彼此,通过有礼貌的方式去触彼此,那么我相信人际交往一定不会出现太多问题。

其实交往过程中礼貌的得体性与舒适性一直为大家所追求与喜爱,比如网上流传比较广的将“谢谢”改为“谢谢你”,所以正确把握马克思交际观会使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我们既需要让人佩服的智商,也需要使人愉悦的情商。

 

  财会1802 张丹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化日益深入,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人类并没有多轻松,能源危机、环境机以及金融危机等各种困境,仍是我们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来解决的问题。而环境具有统一性,并非个体,需要世界各国通过对话、交流来协商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性就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经济之间的交流碰撞日益频繁,需要我们再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和研究,更重要的是从中汲取更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马克思主义交际理论作为处理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不同文化理念之间矛盾的理论基础,对其明确的把握,可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交际理论认识现实世界并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作用。在马克思看来,哲学理论的基点就是实践,同时,交际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哲学所有问题的研究起点,是人类社会得以存续的基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的理论核心就是交往关系和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是随着马克思对社会实践考察的不断深入以及理论研究的不断反思、不断批判,从早期的对人的抽象理解到对现实人的考察,从而逐步突破传统形而上学交往理论的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我更认为,交际沟通是实践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交际观应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宗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交际观精神,将其贯彻到实践和生活中去。

 

中语1802 张丽倩“没有哪种幸福能比得上被你的同类所接纳,并且感到你的存在使他们得到了安慰。”《简爱》中的她,固执却忠诚;“大部分星星是不是都灭了?” 《西摩:小传》深夜里的巴蒂·格拉斯抱着对逝去亲人的幻想,心灵遭受的戏谑却让他坚强;“只是觉得人的内心苦楚无法言说,人的很多举措无可奈何,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寂。” 《百年孤独》的拉美人民怀揣着最后的倔强与自信,依然在同死亡战斗。

卡尔·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交往行为的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历史的发展,促成社会形态的变迁。”倘若,人与人之间多一点交流,互助,爱心甚至同情。也许生活就少了排斥 、痛苦和绝望。

卡耐基曾说:“太阳能比风更快的脱下你的大衣;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在学习马克思人际观过程中,教会我们的不只是该怎样去同别人相处,更应该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

 

中语1802 施卓杏人是完整而独立的个体,人也同样是群居动物。没有脱离社会与人群的人能像一个人一样活着。正如马克思所说“交往是人类的必然伴侣”。社会变迁,人际交往,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失去了交往的人会逐渐失去思考与交流的力量,并逐渐的灵魂枯竭?同时,马克思也相信“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怎样去交往?用真心。此时,不妨想一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多少的愉悦来自我与你的交际,你与我的言谈。“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 ”交往,总是要在诚意与平等上才能站得住脚。自我获得的宝藏,也总需要在交际中不断地被挖掘。

 

汉语言1822 赵楚艳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交往行为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促成了社会形态的变迁。生产力与交往是辩证运动的关系。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一方面与自然界发生着关系,另一方面与社会发生着关系,人们在与自然界发生“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关系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生产又决定了人们交往的形式。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是生产的前提,而生产是交往的基础。交往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这种动态的过程既是由生产决定的,也是由人的发展需要决定的,生产是以一定的交往形式进行的,没有交往形式的生产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鲜明地指出了实践本身具有交往性,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生产和交往关系的统一,它突破了“主体一客体”单一两极的实践结构观,构成了由“主体―主体”和“主体―客体”双重作用关系相互交错的多层次网络式主体结构。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我们在和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要相互理解、相互沟通,要建立在民主的、平等的前提下来达到理性的共识。

 

土木1802班 郑广远马克思主义交际观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与交往关系的,交往活动是交往的动态表现,交往关系则是交往的静态表现。人的交往活动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前提,没有人的这种交往活动,人们的社会关系便无从产生和发展,社会关系直接形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人的劳动本质并不是抽象存在着的,它要借助于人的对象化活动在人的交往关系中才能得以确证和实现。人的劳动在不同的交往关系下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人的需要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交往又为人的需要的实现创造条件。人际交往关系和活动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在人的全面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我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第一,要互相尊重。第二,善待他人,第三,不断反思自己,进行思考。

(来源:团委)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群贤中路2799号
电话:0575-88345808
传真:0575-88061806
邮编:312000 ipv6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56号/浙ICP备15003513号-1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56号/浙ICP备150035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