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画作者:周梦成
中语1802班 张丽倩:
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敲响警钟时,经济站稳了脚跟,政治搭起了建筑,文化增添了共鸣,科学无疑确立为第一生产力。
卡尔·马克思认为:只有把认识付诸于实践,才能提高认识,深化认识和发展认识。当代青年的读和做,应该是知行合一的,把我们所学之识运用于实践是成功的奠基。一杯看似将要溢满的水,它却能放入一百多个回形针,如此看来,我们认识事物本真必须依靠实践。
达·芬奇在绘画中更觉得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青年的学习,就像勾勒一幅画卷一样,每一笔都应该着实,而不是落空,加之对科学与美好事物的幻想,才是一幅人与自然交织的画卷。
实践,是“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反思;实践,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付出;实践,更是“及之而后知,履知而后艰”探索!
药学1811班 杨佩佩:
马克思实践理论提出实践是物质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人的活动,强调通过劳动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刚贴上大学生标签的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在高中阶段,留给学生的自主选择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空间少,生活阅历不深,与社会接触不多,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容易形成歪曲的观念,缺乏对自我的认知,无法对自己的未来理想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规划,随波逐流,意志不坚定,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性。马克思实践观指出,通过参加实践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
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丰富自己的价值观,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使得大学生思想多元化,从而解决大学生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缺乏等现象,更好融入团队协作,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法学1702班 薛晓瑜: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也在逐步完善和发展,并对当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承担历史使命,起到了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个人的青年时代,正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抓住当代青年这个关键的成长成才阶段,因势利导,积极灌输马克思主义优秀的理论成果,加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提高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水平,加深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理解,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的重要契机,具有树立当代青年崇高追求、远大理想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深远影响。
当代青年,必须走出书斋,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现自身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首先,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政策,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青年必须实事求是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做到不偏“左”,也不偏“右”。
其次,培养具有崇高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实现当代青年对国家、对民族的自豪感、荣誉感、价值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正能量升华,是当代青年优良的传统美德和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完美体现。
再次,时代赋予了当代青年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社会的发展,说到底,是时代对人才的呼唤。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我们青年应努力奋进,保持开拓进取的思想,勇于承担时代给予的使命。
药学1801班 任欣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阻碍实践的发展。
简而言之就是行动起来,客观务实,从实际出发,从现在开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正如十九大报告中邱耕田所说: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把握“强起来”,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表明争取“强起来”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主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作为新青年,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努力实现我们的强国梦!
园林1701班 虞晨音: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首先要以国家建设为己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多方面能力,而这个能力的提升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当今的社会,不论是在中小学阶段还是在大学阶段,我们在认识、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对实践的运用,这会导致我们在进入社会的时候缺少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的我们在学习当中,要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学习原则,将课本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做一个勇于质疑、精益求精、努力创新的新时代大学生。
园林1802班 陶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记得“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要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将个人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来源: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