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

校园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 谈“老师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9-05-31    点击次数:

药学1803班 吴子威: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事业的支柱,也是我们学习的引路人,更是辛勤浇灌祖国花朵的园丁。老师对我们的学习生涯影响很大!

  老师传授我们科学文化知识,教会我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启发我们的思维,破除我们的愚昧,开阔我们的眼界,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增强我们的素质修养,提升我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帮助我们铸就更加完善的自我。老师教导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教导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一个好人, 怎么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一个对国家有帮助的人。

  老师陪伴我们成长,老师是良师益友,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帮助我们,管教我们,为我们答疑解惑,排忧解难,陪伴着我们成长。迷惑时,可以找老师解答;烦心时,可以找老师倾诉;困难时,可以找老师帮助。老师定会竭尽全力帮助我们!


传播1701班 蔡卓尔:荀子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人,更是先秦时期各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但荀子是第一个把教师地位上升到国家兴亡高度的思想家,他曾说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将要兴盛,必然要尊师重教,尊师重教,国家的法度就得到了保存。

  荀子认为老师的作用与君王的作用同样重要,并强调人有师表、国有师表的重要。师不仅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还起到教化的作用,起到做人榜样的作用。教育搞好了,不仅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知识水平也会大大提高,科技就会发展,物质就会丰富,人民就会安居乐业。结合现在的时代背景,虽然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平均,人民受教育程度不平均,因此我国依然要重视教育产业,提升教师地位,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

  在一个好的教育体系中,老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的成长生涯中,我遇到了一位对我很重要的老师,她就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记得小时候的作文写得并不好,但是她总是在我的作文本上一字一句认真地修改,然后告诉我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在我对写作没有自信的时候,她也会耐心地开导我、鼓励我。渐渐地,我从一开始对写作毫无头绪,到可以在报纸上发表作文,这一切都要得益于这位老师对我的帮助。

  人之所以称为人,在于人类可以创造文明,而文明说到底不过是一种积累与传递。每一位老师将自己的毕生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了学生,所以我们要尊重老师,尊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发扬光大,才能让我国的教育事业越来越好!


纺织1802班  翟佳萍:一个好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是因为首先,好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道路,“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撼动另一个灵魂的活动”,由于教师的灵魂撼动了学生的灵魂,学生受到了教师思想的影响,于是师生情感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此,“亲其师而信其道”是普遍规律,要让学生“信其道”,必先使学生“亲其师”。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相当的亲和力,即教师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思想感情、知识技能、语言行为对学生产生吸引、凝聚、感召作用,使学生有亲切感、信任感、依赖感、向往感、敬慕感,这样的教师在学生中人气指数高、威望高,他们的话就容易打动学生,为学生所接受,从而可能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以至改变学生的前进方向,改变学生的人生。

  其次,一位好老师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例如,有一次周一升国旗,某班的班主任有事去晚了,升旗结束后班主任把学生带回,结果是班主任换了发型,没戴眼镜,孩子们在回去的路上一开始便讨论老师的变化。有经验的老师刚换了一件衣服或者理了头发,在上课之前就要提前到教室去,否则在上课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便无法集中精力听课。由此可知,教师的变化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没有经验的老师如果发现有孩子说话,会比孩子声音还大地嚷道:别说话了。但结果是孩子们根本就不听你的。老师应该是文明行为的榜样,是学生模仿的偶像。有威信的老师即使不说话,也会很有威慑力的。所以,即使孩子犯了很大的错误,令人十分气愤,老师也最好不要暴跳如雷,因为这样容易说冲动的话,做冲动的事。还是应该静下来想一句有分量的话更好,也让学生信服你,尊敬你。孩子们是童真童趣的,爱玩爱闹爱说话是天性,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都是正常现象。老师要做的是宽容,当然绝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和让步,是以学生认识错误为前提的。对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孩子的宽容是启发孩子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对孩子大呼小叫,这样达不到任何效果。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纺织1803班 方依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崛起、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知识为人类开辟了认识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师则带领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只是在一方小小的讲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浇灌,平凡而艰辛,却蕴含着伟大,创造着神奇。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传接文化的老师,民族就不会发展,国家就不会发达,而我们自身,也将心灵空虚,无所作为,活着就如同行尸走肉,没有精神粮食的充实,世界将会停滞不前。

   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都不应忘记老师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所花费的心血,饮水思源,怀师感恩。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老师的辛勤工作,就没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向前迈进。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戴自己的老师。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相信我们一定会将尊师重教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工商1821班 葛钰璐: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凡见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春秋时期孔子的三千弟子为报师恩,四处奔波,传播他的仁政思想;南宋时期的岳飞,为师父披麻戴孝,一生牢记师傅教诲,精忠报国,死而后已。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体现,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

  知识为人类开辟了认识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师则带领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教师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只是在一方小小的讲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浇灌,平凡而艰辛,却蕴含着伟大,创造着神奇。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老师,您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三尺讲台见证了您的辛苦,洁白的粉笔书写了您的一生,您的谆谆教诲勉励塑造了代代国家栋梁。如果把老师比作蚌,那么学生便是蚌里的沙粒,常年累月,老师用心血去打磨着,浸泡它;用爱去温暖它,包裹它;砂粒终变成了美丽珍珠,光彩耀耀,而当学生风采无限的走向社会时,老师却在三尺讲台上白了头发。

  如果没有老师们的思想滋润,我们贫脊的心灵将永远空荒;如果没有老师的孜孜不倦,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名人,伟人的诞生。老师是成功背后的伟人,默默无闻便是您的本质;老师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千载文明的传承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民族团结的凝聚力我们说老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支柱,而学校是一个提供我们接受教育的场所。如果说老师是文化文明的传播者,那么学校就是文化文明的发源地。在这里,它为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为我们撑起一片灿烂的蓝天,使我们可以“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亦可“宁静致远,埋首苦读”。

  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在尊师的同时不能忘了爱校。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娱乐的地方,是我们的家。“我爱我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的实际行动。而学校的硬件设施与卫生的好坏,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学校师生的整体素质。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是值得回味的,那绿荫一片的校园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的身影。 浩浩师恩,梨铧滴血地付出,载载相伴,相濡以沫的深情,师恩浩荡,校园情深,尊师爱校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尊师爱校是民族的希望。


中语1802班 张丽倩: 去听,那远处山洞里击节的歌,侃侃而谈;去看,那天空中自由的纸飞机,载着春天而来;去感受,那库尔德大地上搭起的小黑板,向死而生。

  在众多尊称里,最为醒耳的莫过于“老师”,因为他们知识丰富,他们热血正义,他们育德树人。但我们社会乃至个人给予这个称号时,是否考虑过他们是否能够承受得住,我想不一定。因此他们伴着这些压力与被共识的人道主义和师德在努力的将自己改变。暂且不说他们有没有成功,而他们的这种改变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传授人的领悟能力与行为能力是否相一致,改变的效果是大还是小,我们只能从片面的东西来看,但我想他们的初衷也许只是想和我们做朋友,并不是师生。

  我的“老师”是《放牛班的春天》里给孩子们带来春天的克莱门特;是《死亡诗社》里教学生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的基汀;是《黑板》里用生命抵挡战争、饥饿、疾病、教育的那一群年轻教师。但我更愿意他是我的朋友,以我的年龄与认识来定义的那种朋友!


汉语言1822班 赵楚艳:三尺讲台上总能看到一位神采奕奕、生动朗诵诗词的老师,她就是我们的马老师,马老师爱岗敬业,学生们总能被马老师的激情昂扬的上课热情所感染。马老师工作十分认真,课前总是花很久时间备课,为了我们能够了解更加全面的知识,建立更全面的知识体系而不断修改;课中兢兢业业,谦虚谨慎,以热情饱满的态度面对每个学生。课后总是向学生们沟通,并认真反思。马老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将来我也要成为一名勤恳学习 爱岗敬业的人名教师。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马老师那样热爱教学工作,每天都激情昂扬的在讲台朗诵诗词歌赋,哪我们有什么道理不热爱这份工作,怎能不认真对待课程所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想,这样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将深深影响着我!我也会将这份职业道德实践于我的学生。

(来源:团委)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群贤中路2799号
电话:0575-88345808
传真:0575-88061806
邮编:312000 ipv6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56号/浙ICP备15003513号-1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56号/浙ICP备150035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