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指人在水中可以照见自己的样子,在民众中可以看出政治治理的状况。习近平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在本期中,青年学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参照”二字为主题谈自身的看法与见解。
环境设计1801班 邬韩娜:
什么是参照?“参考并对照比较;仿照,参考仿照。”这是词语本身的解释,但我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参照”这个词非常的有意义,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早在1917年10月25日,发起了俄国十月革命。也正是这一场十月革命,让共产主义运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得了胜利,中国也因此受到了其广泛的影响。随着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扩大,《新青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评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十月革命以后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这就是参照,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就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产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以至于今天,中国化后的马克思主义对我国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今年的10月1日,北京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盛典。阅兵仪式上,中国军人以昂扬的精神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为中国争光扬威,让每一个中国人发自内心的感到自豪与骄傲。中国正在快速的发展,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到:“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北京天安门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今天,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民生问题得到了较好的处理,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此外的各个方面的建设也很好。中国正变得强大起来。习近平主席说过:“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从民众中就可以看出政治治理的状况,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生活的状况就是国家发展的侧面影映。这就是我对参照的另一方面的解读。
纺工1801班 方依程:
镜子不会说谎,总是忠实地反映出美丑。同样不会说谎的,是群众的眼睛和话语。政策合乎实际、民众安居乐业,人民不会违心批评,反之,民众也不会粉饰。即使能用一些手段“防民之口”,人民依然会用“道路以目”的方式表达抗议。事实上,民众最了解政策的好坏。对干部来说,自己说好不算好,民众说好才是真的好,这不仅是警醒,更是一种鞭策。
从“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打掉横亘在党和群众之间的无形之墙,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之始就将“人民”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在“敬民”的话语坐标下,强调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
人民常常被比作载舟的水,喻为种子生长的土壤,视为树木枝叶的根本。对于执政者来说,人民的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算过分。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决定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拾党的优良传统,重申党群血肉联系。这样一次以密切联系群众为主旨的党内教育活动,不可能把群众关在门外。习主席也一再要求“坚持开门搞运动”,一再告诫“切忌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否”是商汤在3600多年前对伊尹说的。习近平总书记用它来阐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的“照镜子”,以故为新,为典故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读之耳目一新,显示了高超的运化翻新能力。
药学1904班 王舒然:
生活中,我们以身边人为榜样做参照;学习上,我们以同学为参照,向优秀的同学看齐;工作后,便是向优秀的同事学习。参照无处不在,物理中说参照物是天地万物,就像奥古斯特·罗丹说的:“生活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群众就是参照,党和政府知道自己工作是否做的好,国家是否治理得当。作为一名当代的青年大学生,过去的自己是现在自己的参照,现在的自己是未来的参照。我们当下应走好每一步,给未来的自己一个好的起点,将使命传承,将好的一面延续,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和政府亦是如此,为人民服务,视民见行。不管是人生、社会还是国家,都不是纸上谈兵的规划,而是寻找参照,一步步走出来。每天前行一点,在百分百的进度条上不断推进,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经管财会1906班 庄梦静:
“参照”即为参考与对照。参照一词出自宋代赵彦卫的《云麓漫钞》卷十,是为“ 祥符 间禁 沉义伦 本,自后 沉 本难得,今亦时见之,可以参照。”评价世上万事万物的好与坏、对与错,都是需要标准的,在国家大事上,更是离不开一个合理的参考事迹的标本。更何况,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就是以前人为鉴,在前人的教训中总结经验吗?因此,我们应拟定好标准,为进一步发展中国奋斗,以古人之鉴,来书写来者的辉煌!
经管财会1906班 朱晨悦:
人判断事物都需要靠参照物来进行,因为所有物体都不能孤立存在的,需要在各种联系的约束与解放中成型,因此参照往往会左右我们的好恶爱恨。
作为祖国栋梁的我们,更是要以最纯净,最美好的初心作为参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照亮前路的明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鞭策和警醒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正前行的方向盘。
愿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参照物,拒绝诱惑,拨开迷雾,勇敢前行。
经管会计1804班 杨洪艳:
古有唐太宗以魏征为镜,所以出现了我国又一个清明盛世———贞观之治,亦有楚国失了屈原这面镜子,宋王朝失了岳飞这面镜子,而终得亡国之痛。这些历史就成了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哀之也要鉴之,去做到勿让后人复悲今人。
今有党以人民为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民众为镜照自己,让初心和使命得到更好的践行。
古往今来,以人为镜者往往取得成功,自高自大者往往走向失败,这是历史的辩证法,以人为镜不仅可以明得失,还可以知方法,得技巧,谙规律,不短缺,何乐而不为?
经管财会1906班 王鑫淼:
打开黑暗世界的一束光,引领着前行;劈开混沌云层的一对翅膀,振臂着翱翔;拨开阴霾的一双手,摸索着勇敢前行。在未知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参照点汇聚力量,推动着我们前进的步伐——黑暗中的光,混沌云层中的翅膀,阴霾里那双手......参照点永远在不明处汇聚成物,发散成光。
“参照”,使若干件不同事物比较的标准,亦是指引我们在庞大世界里找到方向之光。它可以小至比较的标尺,亦可大至未知世界里评价事物的准则——价值观。
我们用我们个人的价值观去衡量我们的行为是否正确,社会用它的价值观去衡量它的风气是否向上,国家用它的价值观去衡量它是否繁荣富强。
原来我们切身的“参照”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打开黑暗世界里的一束光!
参照点汇聚力量,发散成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每一个中国人民,追逐着我们最初梦想。原来你我都可在“参照”汇聚成光。
汉语言1803班 张卜兮:
公元前1620年,成汤讨伐不祭祀的诸侯葛伯,他对伊尹说:人视水形,视民知识否。意思是,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在民众中可以看出政治治理情况。
当今,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方针政策要是脱离群众,要是得不到群众的认可。那么这样的政策近乎于纸上谈兵,需要进行调整,直到群众满意为止。作为一名官员,要是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是无法做到“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更无法看出自己的治理情况。
最近,89岁高龄的申纪兰,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作为中国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一直以各种方式为百姓谋福利。在她的努力下,“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宪法;在她的探索下,西沟走上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发挥的“双层经营”新路子;在她的带领下,对西沟发展进行重新定位,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申纪兰为何一直扎根农村,她这样回答道:“我是一名农民,还是一位共产党员,对基层情况也比较收悉,跟群众战斗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哪里有困难就应该去哪里。”这样一位时刻惦记着人民群众的老人,怎会不受到人们的尊敬?怎会不受到人们的爱戴?怎会不受到国家表彰?
新中国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有70年了,回头看看1949年的中国有什么?那时候有的最多的可能就是人吧,那时候我们要经济没经济,要科技没科技。这次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攻击11无人机,东风17导弹方队等先进装备的首次亮相———不知不觉中,我们在慢慢拉近与那些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我小时候喜欢坐在太太们身边听他们讲那些他们小时候的故事,那时候红军长征吃的是树皮,杂草,皮带,如今看来基本的米在当时都弥足珍贵。新中国成立后粮食短缺问题依然存在,人民吃饭需要依靠粮票油票,每家每户限定粮食。一大锅水里扔了稀少的米,穷人们就这样度日。那时候一家里至少有两三个孩子要养,有了上顿不知道有没有下顿。肉更是一个很稀罕的东西,只能在接待客人和过年的时候切一小块,衣服也是缝缝补补,一件衣服要穿好久好久。
听着那时候的生活故事,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想象。现在肉不稀奇了,衣服也不稀奇了,这是因为我们已步入全面小康时代,我们当初只是穿暖吃饱,现在我们是要吃得好穿得好。即使那些大山里面的孩子,通过政府的精确扶贫,他们的生活也过的不再凄凉。如此种种生活品质的改变业已说明政府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参照过去的日子,我们的生活不仅仅只是好了半点一点,这是时代大跨越,更是中国经济的大跨越。
汉语言1803班 应桂芬:
今日的中国,可以从不同的参照体中得出不同的结论。今日的中国与1949的中国早已截然不同,可见中国发展之迅猛。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征程,此后中国在经济、思想、经济增长、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建设及科技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今日的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已然提高,早已不是那个曾经北平签订各项条约时的中国。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中国在进步,在各种失败中吸取教训,参照强国、参照自己,然后做到成就自己。
国家如此,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儿时,我们常常被父母拿来与别人家孩子比对,曾经的我十分厌恶这种感觉,但后来才渐渐明白那是父母的一种督促的方式。因为如果没有任何对比,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所处在什么位置,习惯取得某种小小的成就便沾沾自喜,这是于人生发展无益的。可见,参照并不是一种恶意的比较,在很大程度上,它能帮助我们提升自己。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参照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了解自己,得到进步。那么我们便要牢记我们为什么想要进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这便是初心。无论世界是怎样变化的,倘若初心不变,那么我们前进的道路也还是不变,我们便不会迷茫,因为世界的变化无非是多几条岔路来迷惑众人。在成长的这条路上,看着路上的参照物,不忘初心,坚定不移的向前走去,最终一定会有所成就。
英语1921班 赵建清: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习近平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画》等文中引用
解读:人民,常常被比为载舟的水,喻为种子的土地,视为枝叶的根本。对于执政者,人民的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正因此,习近平主席也一再要求“坚持开门搞活动”,一再告诫“切忌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他引用的这句话,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见治乱的水。现实中,不管是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更多其他工作,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多照照群众这一面镜子,多比比群众这一把尺子,才能真正回答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原典: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作汤征。——﹝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第三》
结合实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为学生的我们就是在人际间要把互动对象作为参照和镜像,在与他者的比较中看到真实的自己。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刚进大学校园的我,和他人参照起来,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这也是当初,我告诉自己的进入大学后不要做那种浑浑噩噩的大学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来源:团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