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习近平在《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此句,本期元培青年们将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以“努力”二字谈看法与感悟。
纺织1901班 陈超:
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为之奋斗,是人的高贵品质。”奋斗是力量的泉源,奋斗是嫩芽冲破土壤的巨大力量。只有奋斗才能成就一个人的价值,人生是需要不断努力和奋斗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我们度过这每一分一秒。有的人在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着,执着着,他们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们付出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精力去实现,不可置疑,他们在时间消逝的同时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同样,也有一部分人同之前的人群一样度过相同的时间,但他们在拿着手机刷着流量小生,观看各种搞笑视频,是的,在那一瞬间,他们身心愉悦,哈哈大笑,可在这短暂的欢笑之后留下的又是什么呢?不过是一片空白。
国画大师齐白石为了学会篆刻,于是向一位老篆刻家请教,老篆刻家告诉他让他去挑一担拙石回家,等到这担拙石都成了泥浆,他的篆刻自然就练好了。于是齐白石真的挑了一担拙石回家,每天刻了磨,磨了刻,日复一年,年复一日,当一担拙石都化为淤泥时,齐白石的篆刻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与齐白石相比,方仲永从小就“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但他并没有为他成功之路锦上添花,没有为他的目标奋斗。就算他有再好的基础,再好的天赋,没有奋斗,他也只会想一块面包一样,慢慢,慢慢的腐烂。所以最终“泯然众人”。事实证明:奋斗才能成才。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更是能改变命运。不从远处说起,以我们身边的例子,那些同我们一起长大的玩伴因为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步一步的超越,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高等学府,人人都羡慕他们无可限量的前程。可他们在背后付出的努力又是甚于我们多少倍:蒙蒙亮的早上可以在某个静僻的公园角落或者校园看见他们拿着单词本开始记背,中午午休的时候看见的不是趴下去的背影,而是一支挺立的笔,晚上室友进入睡眠,他们却依旧为白天所解不开的数学题而烦恼。一点一滴的积累,每分每秒的努力,使他们变得更加优秀。
或许,在我们努力的前进路上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与坎坷,但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坚定我们的信念,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国史学家司马迁因李陵事件受到宫刑且关入了大牢,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化悲愤为力量,不断奋斗,一心一意的在大牢里专心创作,最终写成了《史记》,这本书还被毛泽东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告诉我们奋斗可以战胜挫折,克服逆境。
做什么事情,就算一件小事,都得付出,前提是奋斗,这样才会真真正正地成功。成功在于奋斗,是蕴含着无穷奥妙的字眼。人是否会成功,看重奋斗,看重努力,通过这些。便会在人生的旅途上,生命的辉煌就如同流星划过天际的光亮,就会完成生命旅途。当你得到这些美妙的锦囊时,你就如同登上人生的顶峰,风光总是那么美,那么自然。你总会欣慰的微笑,征服高山的道路必须是靠自己奋斗过来,获得最终的成功。
服饰1801班 曹巧巧:
努力,是指用尽自己的立起来做好事情,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古往今来,不努力,不成名。
有的人有着大好的事业前途,还在不断努力奋斗,只为成为更好的自己;有的人碌碌无为,依然过的悠闲自在,闲久了,以为努力一下就是拼命。从小听的最多的一句诗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努力也需要时间的累积,在最美好的年华放任其消散流逝,最后留下的便是抱憾终生。
努力是不停歇的,俗话说:“勤能补拙”。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有不断地失败,我们才能不断地去努力达到我们所想的,去实现质的飞跃。聪明的人不都是天才,而天才靠的是努力,是拼搏!
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赤子之情。它能改变人生的方向,走向更高的平台,比如:你了解网络,你就可以报效祖国;你了解科学,你就可以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你了解经济,你就可以为祖国市场贸易提供更新更好的帮助……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努力得来的结果。
所以,努力是成功的关键。不是所有努力都可以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所收获,这是不可逆改的道理。与其每天给自己规定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要得到什么东西,倒不如磨练自己做一个努力的人,至少我们也努力过。
翻译1803班 张晶晶:
习近平在《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中引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都是远大的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勤奋努力,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说:“天才就是无止境的刻苦勤奋的努力。”、华罗庚说:“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想要取得成功其实并没有什么捷径,唯有不断的努力。当我们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有一部刻苦努力的奋斗史,它们在时时刻刻对人们诉说着: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努力不是说说而已,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行动、是付出、是积累、是执着。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总会羡慕那么几个人,羡慕他们的学习好,羡慕他们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羡慕他们能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终归到底,他们在为自己而努力,在为生命而执着。有人说:“放弃是一种美。”但它有时候确是可耻的。放弃也许会使你遗憾终生,所以是时候该为自己努力一把了。我相信,不管是怎样的人,他终会为自己去努力,去坚持!
努力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即使走得很慢很慢,终会一点一点接近终点。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亘古的旅途上,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挣扎,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但如若我们努力了,将一步一步前往属于我们的康庄大道。
正值大好年华的我们,该为自己拼搏,为自己努力一把了!
外语1902班 黄闻佳: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意为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到这里,已经很明确了,努力的积累,努力的坚持,努力,方能成就一方。更何况努力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
古时,努力便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东汉时,孙敬悬梁,战国时,苏秦刺骨;西汉匡衡,凿壁偷光,春秋孔子,韦编三绝……这些伟人取得的伟大功业,都有共通点。从明确自己的志向开始,到成就的取得,这中间,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或枯燥,或难熬,但都不是问题,在自己的努力下,结果总是好的。谁不想像这些伟人留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后人传诵铭记?谁都想,当然,包括我们。我们当然可以这样,像胡适说的“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不负自己,时光也不会负你。
近代,努力也在中华民族曲折的历史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帝国主义的欺压,政府腐败,内战动乱……即使如此,中国依然在前进。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步步走到新民主主义国家,从一次次战败中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中国大地的沧海桑田,就是在努力者的辛勤汗水浸透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祖国正是在努力的一点一滴积累中,壮大。
现在,努力依旧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失的存在。抽了个时间,去红色学府参观了一下。坦白说,给我的震撼无法言语,只记得一个又一个的第一。20世纪50年代,第一条铁路,第一个汽车制造厂……60年代,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到21世纪,第一仍旧不断涌现。第一台构建的“神威•太湖之光”,第一次举行的百年奥运梦等等,我都说不尽了。这些成就的取得,更进一步的验证了,努力终会长成合抱的大树,累起九层的高台。
那么对于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来说,努力显而易见的重要。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工作,更为应该努力的,是努力的将党所描绘的发展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人民日报曾经发过一段微博:“你在哪,中国就在哪,只要你有光,中国就不黑暗”。《老子》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语已震聋发聩,今在习近平主席讲话中,又一再强调。努力,从来就不会辜负。
汉语言1922班 张玲: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生犹如百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高考过后顶住全家的压力我毅然决然的来到杭州求学,这条求学路也没想象的那么难走,回过头来并不后悔然而感谢当初勇敢的自己。大学专业选的旅游专业,学习过后发现这个专业并没有很轻松,要考出专业证也是要自己努力学习牢记知识点的。年轻的姑娘与少年总是缺乏学生应有的自觉,不到最后永远不会紧张,不会全力以赴。老师们都紧张起来早早为我们已经部署了一切可我们都无动于衷。最后老师终于骂醒了我们,在那考试前的三个月我们真正认识到时间的紧迫,于是早起晚睡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已经是常态。每天五点多起床,只为六点能出现在小西湖在那里占领一个属于自己背诵的位置。每天都在学习,班级和寝室的氛围都很好,每个人都在努力不断的在练习考题和背诵导游词。那段时间对自己来说真的很充实,也真的很努力,每个人都学习到晚上十一二点,感觉比高考还要努力。我很感谢那个时候努力的自己。因为最后我是通过自己的实力得到证书。没有什么比实力得到认可来得开心的事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是习近平在《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讲话。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关键一着,决胜一刻,绝不容许我们有任何松动和偏离。“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和“万丈高楼平地起”也有许多共通之处。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就是说再高的大楼都要从地基建起,要把基础打牢。如果没有牢固的基础,高楼是起不来的,就算建起来了也只是“空中楼阁”。
只有持之以恒,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我们才能打开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门,踏上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天才等于1%的天赋加上99%的努力。
汉语言1922班 周子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句话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
老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质朴的语言论证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让我们懂得了努力的重要性,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强的毅力、永恒的决心,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才有可能成大事。所有成功人士的事业永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靠不断地努力、奋斗、拼搏才得来那么一丝的机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功是一种日积月累的劳作,成功是需要机遇的,但是机遇却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争取而来的,否则即使机遇在你的身边停留,你都没有这个实力去抓住它。
在日常和学习生活中,总有会有一些人看起来很勤奋、很努力、很用功,但也只是局限于“看起来”而已,在社会中他们往往社会成就不高、甚至徘徊于社会边缘;在学校他们学习成绩一般,有的人甚至年级倒数,这就是一种“假努力”。《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作者丹尼尔发现,若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付出一万小时的努力。一万小时是什么概念呢?按照一天八小时一周五天计算,就需要花上五年时间。可是很多人却错解了一万小时的认真努力,以为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到了一万小时自然也就有所成就了,如果是这样,那么与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有何区别?
有些人一大早跑去图书馆,坐下后的第一件事既不是翻开书,也不是打开试卷,而是先发个朋友圈,在朋友圈“努力学习”。等陆陆续续看完大家的点赞和评论之后,已经过去了半小时,接着时不时的刷一刷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滑来滑去,这就是努力了吗?这就是努力勤奋没用到点上的假聪明。所有自以为是的认真都是自欺欺人,浪费时间精力,结果还不尽人意。
在本该拼搏的年纪虚度光阴,蹉跎岁月。你连早起10分钟都做不到,还奢望什么成功?你不努力没人替你承担。
汉语言1802班 施卓杏:
我们都认同真正的努力是心平气和的脚踏实地。那么怎样的努力才叫脚踏实地?
出自《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重之台,起于累土”,被我们的习书记又一次提到来提醒我们思想工作。这句话的后面半句就是我们从小熟读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不是更好理解了?粗大的树木是由幼嫩的树苗长成,由细小的叶子开始一点点强壮;多层的高台由一筐筐的泥土,一颗颗一粒粒堆砌,压实筑高;千里的行程,由一步步走下来……没有什么事一步登天,一蹴而就,只不过是日积月累,百炼成钢。
“你们要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最亲切的嘱托,最淳朴的真理。为了把书“读厚”,我们要备好纸笔,我们要调整好学习态度,我们要每天认真,不求大功,至少无过。比如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的知识真的很多,那我们删减去繁,根据知识要点记笔记,但课后我们要把笔记完善,甚至课外做拓展,了解文献和世界先进的论点,甚至我们自己每节课可以做整理报告。这个过程繁琐复杂但是值得,真的值得。“我们要把书读薄”,一月可以有一小结,整理成一份报告,把知识点压缩,去掉熟练运用的,知道的,把没懂的,生涩的知识再好好啃。不把学习知识拖欠,就不会有考前的慌张无度,就像上周我们元培青年们谈的“勤奋和志向”,努力的方向之一就是勤奋。既无盖世之才,便做撼世之劳。日日努力,是大智慧啊!
不要不相信,世人不会嘲笑一个努力的人,如果一个人愿意改变了,全世界都会来帮你。我们什么都没有,赤裸着对世界呐喊,“我可以,我行!”又有多少人真正地在努力,在有效率地努力?不要把时间蹉跎在空谈大论,发泄在漫漫无夜的微博和没营养的小说。那太可怜了。宁可我多参加一个社团,我学会滑板,我学会素描,我学会建模,我学会书法,我一个学期选一门课外技能精进一截,此乐何不为?把态度摆正,不要偷奸耍滑,妄图捡漏,你能得一时的侥幸,又怎么肯定能得一辈子的快乐。
脚踏实地,就是不弄虚作假,我做了就是做了,我学了就是学了,不骗别人也不骗自己。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之后,期望更高的进步,人之常情啊。
英语1921班 沈丽晓:
比起现在拥有房子、车子、稳定的工作、一辈子不愁吃穿的年轻人,我更羡慕那些为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敢于大胆闯天地即使最终失败了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我总觉得,这样才是不枉青春。
或许是因为喜欢和老师交流,或许是因为无意中看到的 “在教师手中操着年幼人的命运,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震撼到了我。在青春最初的时光,我就种下了教师梦的种子。
中学时代的青春,常与书作伴,努力去靠近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那是一段直到现在回忆起,仍会把自己感动的时光。
有多少个早晨,站在窗前像放电影似的,去回忆昨天学习的知识;又有多少个课间,如同大树一般把自己扎根在座位上,有条理地安排预习复习。
或许命运从未给过一个清晰的预兆,也未曾许诺过一个狂风暴雨之后的碧海蓝天,但是三年如一日的坚持,我相信,终究使自己离教师梦更近了一点点。
如今,正处于大学时代的青春,常参加各项活动,努力去追逐那个我渴望实现的梦想。会是一段勇敢地尝试,去经历人生的种种“第一次”。
第一次参加学生会,去接触老师,去组织活动,去完成一些老师布置的任务,增强自己的执行力和责任感;第一次走上舞台,在大家面前展现自己、表达自己,使自己更勇敢,能更从容地面对人群;第一次做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去服务人群,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大学时代将又会是我人生中一个充实而富有意义的时代,期间,我可以积累和沉淀人生中所需的精华,为实现梦想打下基础。
很喜欢《超级演说家》里刘媛媛说的那段话:“每一个理想都值得一生去拼命,人生这么短,我就选择做那种又盲目又热情的傻瓜,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相信梦想,相信努力的意义,相信遗憾比失败更可怕。”我相信所有的尝试都是自己实现教师梦的台阶。
毕业工作后还有一段青春的尾巴,我会努力去实现最初的梦想,一开始自己会和社会中许多人一样,拼尽全力去争取千万分之几的入编名额。如果自己未能走通这条路,或许仍会选择在培训机构里做一名教师。我愿成为一名辛勤的园丁,去播撒知识的种子。我会迈着坚定的步伐,踏踏实实地去实现自己的教师梦。
从靠近梦到追逐梦,再到后来有可能实现梦,我的青春注定是一场奋斗的青春。
英语1701班 宣航佳:
我为什么想要一直很努力?对于这个问题,我从从大一来的时候就开始问自己。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两年的大学生活让我慢慢地得到了答案。
因为只有真的努力了,未来的我才可能有更多的选择。在大学期间,我不想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我想要好好利用大学四年的时光好好修炼自己,脚踏实地,不管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其他方面,我都希望自己能够好好努力,我所学到的都能为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学期开学初听过一个考研讲座,主讲老师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选择大于努力。”讲座结束后,这句话一直徘徊在我的脑子里。选择不对,努力有可能白费。但是仔细想想,这句话有一个前提条件,首先得有个“选择”才行。如果我没有选择,或只有一种选择,是谈不上“选择”的。那如何才能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呢?我得非常努力才行!
因为只有真的努力了,我才有资本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更好的生活。从出生到现在,我的爸爸妈妈给了我所有的一切,我希望自己能够好好报答他们,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将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我不希望他们将来为我的生活与工作担心,我希望自己有能力照顾他们,让家人一切安好。
因为只有真的努力了,我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特别喜欢莫言的一句话:“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机会永远是留给最渴望的那个人,学会与内心深处的你对话,问问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静心学习,耐心沉淀,送给自己,共勉。”我不愿意平平淡淡的过一生,我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梦想,然而现在的我还没有实现目标的能力,所以我必须努力,只有这样,我才能一点点、一步步、一天天地靠近自己的目标。
因为只有真的努力了,我才能遇上优秀的人。余生不长,我不想将就,希望能和一个三观相合、优秀又有趣的人在一起。希望将来的我们能够始终充满正能量,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在没遇到之前,好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我坚信,所有的努力都不会完全白费,我们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都是在对未来积累。所以,希望我们都能好好努力,都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财会1905班 原馨怡:
说到努力,相信每位同学都不陌生,从小到大,相信大家听的最多的话就是要努力,努力学习,考好成绩,上好大学,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
当有一块大石头阻碍着你向梦想前进时,努力努力再努力。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当你被所处的困境所羁绊时,努力努力再努力。当我还是一名高中生时,不知是为了迎接期末考试,还是高中生涯已步入最后一年,最近作业很多。惟一的星期天也要在书海中度过,我不禁苦叹,但我无奈必须奋斗,为了那已不再遥远的高考,和那需要我独自去拼搏奋斗的未来。
当你遇到事情,不努力努力再努力的话,就会一事无成。半途而废是弱者,努力到最后才是强者。现在努力,将来才会有大成就。努力做事,才会成功。付出的努力越多,收获的果实才会更多,“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古至今,努力才会成功,一直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财会1905 刘云:
经常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文案:越努力越幸运。但在我个人来看,没有所谓的运气只有绝对的努力。看“努力”一词,我的第一反应是“力”。“努力”就是投入大量的力量去做好每一件事,古人在创造该词时,大概就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吧。
前几日,一部名为《少年的你》的影片在各大影院上映。男主角易烊千玺,与我们有着相仿的年龄,影片中他精湛的演技、深邃动人的眼眸打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内心,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称赞与好评。
我深有感触,不经想到了冰心的名言警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少年时,因外貌不出众遭到舆论的攻击,苦学跳舞书法等。他也曾说过“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是啊,他今日功成名就的果实是自己一路努力撒下的种子。我不是他的粉丝,但我却崇拜他努力散发光芒的勇气与决心!
返观自己,此时,我正写着语录。即使是投稿没被选中,我也依旧一如既往的努力。即使是迈入大学,脱离了父母的依靠,少了朋友的热闹,也少了高中老师的教导,我也要自律自觉努力奔跑。把懒惰放一边,把努力落实到行动上。因为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只是踮踮脚尖那样简单,所有的收获都是全力以赴,奋不顾身。
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得无可替代,那就是努力。
努力是一种态度,与年龄无关。任何时候,能够激励你的不是励志语录,不是心灵鸡汤,而是时刻努力、充满正能量的自己,是一直在前行路上努力奋斗的自己。
从古至今,努力的代表人物数不胜数。在此,不列举出他们都是谁。因为,我想让自己成为自己的榜样,使最大的靠山就是自己。“不是特别优秀那就特别努力。”我时常提醒自己。
世界上最最耀眼的光芒,一是太阳,另一个就是我们努力的模样。努力吧,相信美好会不期而遇的!
国贸1902班 樊夏伶: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作为大一的我,又不从此刻起规划未来,不去努力奋斗,梦想就会逃跑,没有人会为我们自己的未来买单。
努力是为了更好的自己。通过自身努力一点点地变得好,是培育优秀的自己最好的方法。陈景润为了证实哥德巴赫猜想,他自学了英语、德语,乃至俄语。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陈景润都要花上十几个小时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证实哥德巴赫猜想时,光演算的草稿纸都装了几麻袋。想想现在还在上大一的自己,英语又是自己的弱势科目,四级还不一定过得了,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总是煞费苦心劝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毕竟自己选择的是国贸专业,学好一门外语是对我们择业就业是多么的重要。拿破仑说:“我们应该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所以呀,与其规定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或者得到什么东西,不如磨练自己,做一个努力的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造硬核装备,朝气青年加油吧。
努力是为了不辜负。我喜欢向日葵,它在开花的时候,无论昨夜经历怎样的风雨,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来临时,它还努力抬头向着阳光,并一路追逐阳光。新中国成立至今已70周年,先辈为们付出了多少的血汗,才有今天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特别是,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我们作为新一代新青年,面对大河大山应问心无愧,新时代的最强音已经敲响,动人的音符有我们去创造。愿我泱泱中华一路辉煌。
努力是为了可以选择。我们的未来藏在现在的努力里,生活中充满需要选择的时候,例如毕业后要找工作,喜欢的工作和想要的生活都是自己努力的回馈。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主人公程勇一出场,被房东催交房租;与妻子离异,儿子分分钟要被带出国;父亲因为生病急需8万元手术费;生活的压力活生生地把这枚中年油腻男逼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他知道没有钱,他的父亲只能死去;如果没有钱,他的儿子将要被妻子带到国外去。电影中有一句最戳心的台词:“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没人愿意死去,其实都想活着,可是没有钱,连活着也变成了奢望。努力不是简单的吃苦,更加不只是为了钱,努力是一种心态。成功的人生在于是否努力实现自我,喊出自己的声音,走出自己的道路,努力了才会有可以选择的机会,要想得到就别只是期望,人生短暂,需要努力。
沈院长在开学之际就给我们敲响了黑板,地基不牢,地动山摇,我们没有爱因斯坦智商,所以努力从平时做起。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我若不努力,谁替我勇敢,希望自己走好自己的路,迈好自己的步子。
国贸1902班 吕雨迪: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印度尼西亚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曾引用这句话表明国家间的和睦友好,“必须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在法国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用这句话阐释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而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这句话用来说明基层工作创新对于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习近平同志之所以钟爱这句话,正是因为其中充满了大与小、多与少、成与始的辩证思考。在阐明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才可能有大发展、成大事业。正如愚公移山的典故,一筐土一筐土地搬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尽”,就总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一味的谋而不去做,就永远不知道后续的事情如何发展。等所谓的谋划完美了,或许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环境了,而其实一个小的外界条件就可以对后续产生无法估计的影响。所以再怎么谋,做出再完美的计划,我们也不可能看清楚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唯有快速行动,努力拼搏,才能推动事情的发展,最终抵达自己想要的目的地。
就像卢思浩在《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中说的那样,没有行动力的计划还不如没有计划,没有行动力的想法等于没想法。毕竟计划只是执行的前提,行动才是执行的真谛,如果计划不能通过行动去实践与总结,任何完美的计划都只能是一个永不能实现的童话。所以说,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制定多么完美的人生规划,而是即刻行动。
只有不回避痛苦和迷茫的人,才有资格去谈乐观与坚定。命运不会厚待谁,悲喜也不会单为你准备。一朵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跌倒也荒废不了整段旅程。走下去,凭着耐心和拼搏,生活自会给予你全部答案。
(来源:团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