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点30分,当绝大部分同学依然如倦鸟沉浸在梦乡时,吴丽晴就已经穿戴整齐,准备进行简单的洗漱。为避免打扰室友休息,整个过程她都力求安静而迅速。20分钟后,她打开电脑,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这是学院大学生媒体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和校园LED屏幕操作小组负责人吴丽晴一天的开始,同时也是校园LED屏幕操作小组其他成员们的日常写照。
来到学院网络机房,吴丽晴正赶在LED屏幕开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亲自带队组织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在她看来,校园LED屏幕操作流程并不难,最大的“纸老虎”是繁琐和寸步不离——需要定时操作。

“每天早上七点半前到机房,编辑播放当日的图片和视频;中午十二点到机房切换播放前一天已下载的央视《新闻联播》,《新闻联播》结束后,再将画面切换至图片和视频;晚上七点再到机房切换播放当天直播的央视《新闻联播》。”一天4次往返,每天平均2小时的耐心等待和实时监控,全年365天不间断的播出。一连串数字的背后,记录着2018年校园LED屏幕启用以来操作小组的工作和成长足迹。“大家都已经形成生物钟了,每天卡着点播放,有时甚至会忙得来不及吃饭,但是每天从LED屏幕旁边走过时,又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小组成员朱依琦笑着说。

“校园LED屏幕位于学院西大门入口处,是学院重要的信息发布平台和舆论宣传阵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是学院的‘门面担当’也不为过,所以不管是在操作流程还是在播放内容上都不允许出错。”采访中,吴丽晴向记者介绍:“为确保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在人员安排上,操作小组人员均经面试层层筛选和考核后产生,分为操作组和文字组;在工作安排上,采用轮班制,以便更好平衡成员们的时间,高效完成播放任务。但即便如此,在工作期间,操作失误及设备故障等问题也还是接踵而至。
“特别在今年国庆节前后,LED设备故障频繁,常常出现黑屏、视频卡顿等情况。为了能够及时了解跟进情况,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检查。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屏幕突然黑屏,检查好几遍也没找到原因,最后在多次尝试后大屏终于启动,看到重新恢复正常的大屏,我当时就松了一口气,整个人松懈了下来。”吴丽晴回忆道。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学院LED屏幕于2018年底试运行,2019年初正式成立,并逐步起草完善校园LED屏幕内容发布管理规定、内容管理暂行办法、全年内容发布计划等。目前主要播放天气预报、历史上的今天、缅怀永远的革命先烈、传统节日节气、重要新闻、重要活动、重大事件主题标语口号等内容,以保障内容安全发布为首要职责,通过守好每道发布安全关口,加强屏幕信息实时监控与管理,有效发挥载体宣传作用。
播放工作虽微小,但成员们都尽心尽力,不仅把它当成一份工作,更当成一份责任。“这项工作让我学习到了更多,得到很大锻炼,这是一个让我成长的机会。希望接下去,屏幕内容能够更加丰富多彩,适时播放贴近学生生活、活泼而不又失严谨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板块;希望小组成员能以更充足的干劲投入到工作中,积极贯彻党的宣传方针、教育方针,服务广大师生,为校园文化增添亮色,一起学习一起努力,让大屏可看可说。”吴丽晴说。

(来源:党委组织宣传部 大学生媒体中心朱语谦、宋筱语、郑诗颖/文 大学生媒体中心朱依琦、杨凯楠、谢金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