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说和写,你还会用怎样的形式表达你的“爱”呢?4月8日,在学院“彩虹心理读书会”上,同学们翻动各式各样的杂志,以“家国之爱”为主题,用自己的双手双眼找寻文字画面,拼贴出一幅幅心理画报。


“我做的主题是‘加油中国’,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精神令我十分触动”,“我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多彩风景,希望有一天能切身感受到祖国各地不同的魅力”,“经济、军事、农业、教育,我想展示中国的生生不息”......学生们围成一桌,分享着自己对祖国的“爱”。



据了解,这是学院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举办的第三届心理活动,从3月25日起至4月15日,活动以“了解、接纳、表达”为主题,共分为四期,参与的同学三五人围坐一桌,在讲师领读串讲过后,打开心扉,分享彼此的经历,还有做一本自己的情绪小书,给自己的情绪写一封信、画一幅画等环节。课后有同学表示:“总是会被‘不完美’的自己束缚,这次心理活动的主题太适合我了。通过老师的开解、小伙伴间相互的经历分享,感觉一下就释怀了许多。”
团体活动外,活动还开展了师生一对一交流,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疏解压力。带队老师谌劲波介绍道:“学院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一直在努力探索更多创新的形式,此次选用读书的方式会比面对面交流更让人有安全感,读书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事情,学生更容易沉下心来,放开自己。”
(来源:学工部 通讯员:谌劲波 大学生媒体中心 周凯莉/文 朱依琦 诸心怡/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