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

学院要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学院要闻 >> 正文

教书育人|王军伟:以“武”铸体 以“术”塑魂

发布日期:2021-04-20    点击次数:

编者按:为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应用,推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学院全面开展“互联网+教学”课程建设与应用,推动教师加强“互联网+”教学设计,实施混合式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近期,学院召开首批“互联网+教学”课程认定工作会议。其中,董卫萍老师的《C++程序设计》、劳越明老师的《女装结构设计Ⅱ》被认定为A,授予“元培金课” 称号。本次【教书育人】专栏聚焦我院“互联网+教学”的亮点和成效,关注“金课”背后的教师故事,肯定教学改革的成果,推动我院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王军伟,我院公共基础教育分院教师,浙江省优秀武术教练员。工作十年来,学评教成绩一直名列分院前茅,先后获得教学优秀奖一等奖、部门先进个人、校级优秀教师和最美党员教师称号。在校期间先后主持立项院级、市厅级、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15篇,其中4篇中文核心(2篇C刊),并获得学院暑期教学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二等奖各一次,绍兴市体育科学教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心专志恒,养成长之根


“步入教师这行之前,我的目标一直是成为一名职业的武术运动员。”在父亲的影响下,王军伟打小就开始学习武术,从七岁起每天坚持蹲马步、拍沙包、拉韧带,无一天间断。虽然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基础练习辛苦又枯燥,但“练武术别怕苦”,他也在日复一日扎实的练习中迅速进步,在大大小小的武术比赛中展露头角。可惜的是,一次表演中意外的韧带拉伤让王军伟遗憾与省队选拔失之交臂。当时他也失落了一阵,不过后来转念一想,既然忘不掉武术,换一种方式未尝不可。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成功考入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武术专业,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体育教师。从学习武术到教授武术,弹指间,武术已经陪伴着他走过三十载,而他也始终保持着自己“361度的热爱”。

“中国武术作为一项传统体育,是具有独特的精神的,并不是有些人看来一种打斗的方式。它的最高境界叫‘止戈为武’……”谈起武术,王军伟的眼里满是专注,语气也变得浓烈。“我是一个极其执着的人,坚韧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精神都是武术带给我的。只要是我想干的事情,我一定要干成,我一定能干成。”他坚定的话语如同有力的出招,透出习武人刚毅的气性。


别出心裁,授妙趣之课


“师傅”是学生们对王军伟特别又亲切的称呼。在他的体育课上,课前热身不再是令学生“望而生畏”的跑圈,而变成了他自己设计的有趣游戏;教学内容也变成了一场场“比拼”,谁能最先完成老师教的“高难度”动作便可以加分。课堂中,他更乐于融入学生,利用体育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大家在放松的心情下更多地互动和交流,每当上课时看到学生们兴致高涨的样子,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开心。王军伟深知,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不是仅靠课堂四十分钟就能提上来的,因此他别出心裁地为同学们布置了课后作业:泡脚三十天并拍照发朋友圈打卡。接到这项作业,不少同学都惊呆了,毕竟哪个年轻人会每天泡脚呢?但慢慢坚持下来,不少同学表示:多了睡前十五分钟的“泡脚打卡”,睡觉都睡得更香了,泡脚也逐渐成为了习惯。一时间,朋友圈里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泡脚风潮”。对于泡脚这件事,王军伟很有自己的考量:“当下很多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大学生更甚,睡前泡脚可以帮助睡眠,疏通血脉。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身体状况,二是为了让他们坚持下来,希望能对他们的心态有所影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躲避球、捕鱼达人、蒙眼捉人、打龙尾是穿插在课堂中的趣味小游戏;学习共同体、小组晋级、个人选秀是别出心裁的授课方式;“白鹤亮翅”、“海底针”、“叶问蹲”是生动轻松的课后练习……因为这些特别的“规矩”,同学们对他的体育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课程在学生中渐渐“火”了起来,成为选修课里人人抢手的热门。



不断求索,培新生之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自打小习武起跟了不少师傅、教练,这些师长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并且我也一直期盼着有一天能和师傅一样,把学识和本领传授出去。”提起教师这份职业,王军伟显得有些严肃:“教育是一份良心职业,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有扎实知识,更要有情怀、有爱心、能以德服人,能乐在其中。”若要爱,请深爱。十余年教学之路,他始终秉承着对教育的初心和热爱,一路前行。

“有些同学可以适当批评,有些同学是需要加以鼓励,与每位学生交流、指导纠正动作都要因人而异”,作为习武之人,王军伟却有颗细致的心,也常和男生们一起健身、跑步、谈天。每逢不同节日,一睁眼就会看到手机满屏的祝福,毕业许久的学生也时常回来看望,把他当作师者、长者,这些点滴,王军伟都记在心里,他说,这就是他当老师最大的“获得感”。

“这是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如果不主动学习,积极充电,就会被时代抛弃”,在王军伟的办公桌上,总是摞着一叠厚厚的书籍资料,他认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不断完善理念,改进方法。虽是体育老师,不仅要能武,更要能文,你看,这些都是我最近在阅读的书目。”他随手翻开办公桌角上一本名为《运动改造大脑》的书,如是说。然而一周十多节课的教学工作量已不算轻松,为了提升业务素养,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王军伟有空便在办公室里看文献,读专著,节假日也不例外。他打趣着说:“我不一定是每天最早到学校的教师,但很可能是最晚离校的”,总是踩着十点半关校门的点才骑着电瓶车回家,他和学校里的保安师傅都成了“熟人”。

王军伟始终秉持着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操守,为青年学生“铸体塑魂”。三十年与武相伴,十余载教书育人,他一直很谦逊:“我还算个年轻教师呢,要学习还有太多了。”


(来源:党委组织宣传部 大学生媒体中心 周凯莉 石琳/文)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群贤中路2799号
电话:0575-88345808
传真:0575-88061806
邮编:312000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56号/浙ICP备15003513号-1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56号/浙ICP备150035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