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午10点半,被雨水冲洗过的校园一片清新。为了表达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之情,由院团委学生会主办,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生命科学系团总支学生会承办的“为玉树祈福签名”活动在南山食堂广场举行。
上午9点半,一群身着素色服装的学子手持红色巨幅横条,出现在南山食堂前的广场上。他们正在为此次活动提前做着准备。“支援玉树灾区,请您签个名吧!”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不少学子欣然取过水笔,在一条写着“向灾区致哀”的横幅上签下了名字。并在上面写上自己对玉树同胞的殷殷祝福。
“陈圆圆”,“只要有爱,就有希望”,“愿逝者安息,生者振作起来,救出我们的同胞,重建美丽的家园”,“李梦瑜”,“天灾降临,我们无处遁逃,但是我们的脊梁从来都是挺拔的。我们给你们力量,我们一起来支持这片热情的国土”等签名和祝语写满了横幅。
现场,除了十几名志愿者之外,众多参加签名祈福的同学都统一地在手臂上系上了黄丝带,在遥远的东南,表达着对灾区人民的深深祝福。“黄丝带戴满八个小时,祈福,签名,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为灾区祈福。 ”大二的张颖说。“黄丝带代表着哀悼、思念、祈福、希望、盼望亲人平安,是亲人离散后的求助标志,也是为亲人祈祷的祝福标识。”
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正值午餐时间,志愿者轮流交替,坚守着岗位。据不完全统计,短短的一个小时里,已经有2000多名学子在横幅上签名。而现场的黄丝带更是供不应求,只能一次次地重新补给,2000多条黄丝带系在了学子的手腕上。
此次活动负责人张颖表示,虽然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做些什么,但我们在校园里仍然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份心意,祈求玉树灾区人民早日走出阴霾,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也让玉树藏民感受到56个民族永远在一起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院报记者 俞晓赟 赵晓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