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其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低碳,这一词语如今已经成为代表健康生活的热门词汇,在我院师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成为了时尚。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悄然落幕,全球气候问题中的“碳”问题已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2010年“两会”的召开,更将低碳风刮得越发强劲,使之跃然成为今年“两会”热门词汇之一。那么“低碳经济”到底为何物,它与我们的生活又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连结呢?
“低碳经济,我想就是少排放、少消费、有环保理念、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我院何金梅老师以最“大众”的方式理解自己眼中的低碳经济。何老师表示自己支持低碳生活,“经济不仅是国家的事情,更是每个国民的事情,只有环保的的理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低碳经济才有可行性”。
何老师告诉我们,自己正努力过着“低碳生活”。“家里成员基本上都坚持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孩子去上学也是步行的。生活中克制自己的购物欲望,只买必需品,不买奢侈品。同时家人在去超市购物时,会尽量带上购物袋。”何老师还说,自己平时很少喝饮料,因为她觉得饮料的生产要消耗很多能量,还要排放很多废气、废物,所以她认为“平时不喝饮料,也是低碳生活”。
“简单生活+爱护环境”,何老师以其切身的“低碳生活”体验道出了她认识的低碳经济的核心,“简单生活是一种生活理念,个人的欲望不多,就不会消费太多而造成浪费;爱护环境也是一种理念,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觉得低碳经济应该是一种环保的、绿色的、健康的经济。”我院南山公寓某寝室的陈微微面对并不是很熟悉的“低碳经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陈微微所在的寝室获得了“文明寝室”称号,并连续两年被其所在系评为“卫生示范寝室”。在她们寝室,除了干净整洁,更重要的是随处可见的“低碳”。用旧海报报纸折成的各式装饰物,既美化了寝室又充分利用了废弃纸张;用废弃纸盒做成的储物盒,既美观又实用。陈微微告诉我们,她们平时把看完的报纸都收集到一块儿,然后用于装饰寝室或者其他用处。在她们眼里,这些报纸不是废品。“报纸、纸盒扔了觉得挺可惜,寝室里大家就自己动手,算是旧物再利用吧,既环保又实用。”
阳台上所种的吊兰,窗台的鱼缸里游动的金鱼,为寝室增添了不少活泼之气。“这也是我们寝室的成员哦,很‘低碳’吧?”寝室里另一位成员说道。虽然她们对于低碳的概念并没有全面的理解,但是她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种环保主张。
低碳经济的真正运行靠是的整个社会经济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低碳生活却离我们很近。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方式来理解低碳经济,践行低碳生活。低碳,还应当是一种生活态度。
(院报记者 李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