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文科学系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布置了近期的重点工作,会议提出要把2010届毕业生就业作为重头戏抓实抓好。正值就业关键时刻,人文科学系多管齐下克服就业难题,力争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好成绩。
全体教师参与就业工作
为了破解就业难题,系里学生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密切配合,要求每一位老师从各自的岗位出发,指导、督促毕业生尽早就业。在人文科学系,班主任是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时刻掌握本班学生的就业动态;实习指导老师和论文指导老师与毕业生联系最为紧密,他们除了对学生的实践、论文进行指导外,还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适时对未就业的学生进行指导;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签订就业协议、办理就业手续等方面的帮助。
就业信息快速高效传递
系里建立了“人文科学系就业信息群”,利用同学们习惯使用的联系方式及时在群里发布就业消息,加入该群的以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为主,发布一条招聘信息瞬间就能让绝大多数同学知道。记者在人文科学系采访时,学工办主任孙家宝老师说,他上午刚刚把“绍兴同喜服饰有限公司”的招聘启事发到群里,记者在“消息记录”里看到,有不少同学立即对消息做了回复,大家还围绕这条招聘信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不光是以系为单位建立群,毕业班级也推广了这样的做法。为了保证就业信息每人都能看到,系里还通过群邮件进行发送。除此之外,短信平台也派上了用场。为了拓宽信息来源的渠道,系里成立了以学生为主的就业工作小组,专门搜集各类就业信息,通过上述多种方式传达给每位毕业生。
细节指导广受学生欢迎
系里虽然早就召开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大会,但很多细节工作还需要班主任去创新和落实。孙家宝老师告诉记者,3月份,法学专业的一名学生跟他说家里已经给她联系了一份工作,但是没有确定上岗时间,他就告诉这名学生,最好不要等待,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孙老师的指导下,这名学生很快在杭州找到了一家单位,并且已经成功签约。孙老师还给他们班召开了简历培训会,对学生的简历制作从格式到内容上进行细致的指导,并要求所有学生的简历都交到他那里,以便逐个把关。这样的就业指导方式广受毕业生欢迎。
全力促学生就业观念改变
孙靓老师是汉语言毕业班的班主任,她告诉记者,目前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还是就业观念的问题,有些毕业生还是在等待就业,他们希望进事业单位、教育系统,希望在就业时工作能够一步到位,达到自己的理想。但是,很多事业单位考试比较晚,有的地方教师招聘考试甚至要等到下半年十月份。孙老师说,如果毕业生在等待这样的机会,往往就会浪费很多时间,特别是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机会。孙老师提醒毕业生,一定要增强就业的主动性,抓住机会,适时签约。在促进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上,孙家宝老师说,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听从老师的指导,不少毕业生正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系里将重点关注那些还没有就业以及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学工办主任孙家宝老师告诉记者。